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青藤书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青藤书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藏书室的雅称?
“奎文阁”。
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也是我国十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原名“藏书楼”,金明昌二年(1191)重修时,改为奎文阁。明弘治年间扩建为3层,清雍正年间改覆黄琉璃瓦,乾隆重题匾额。
“奎”是星名,“奎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星宿之一,为西方白虎之首,由16颗星组成,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故有“奎主文章”之说。 用奎文阁命名此阁,寓意孔子是天上的奎星下凡。
1、斋:
“斋”本义为“斋戒”,指祭祀前整洁身心。后“斋”引申为干净、整洁、幽静之处所。读书是件清心凝神的事,该抱着一种虔诚的态度,以“斋”为书房名再合适不过。历来,以“斋”命名书房的文人众多,如王安石
的“昭文斋”、刘鹗的“抱残守阙斋”,而最有名的莫过于蒲松龄的“聊斋”了,“聊”即交谈聊天之意,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闲谈讲的故事加工整理,写成***。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
2、堂:
其特征是高大、宽敞、明亮。由于书房大多敞亮,所以文人学者书房名用“堂”者也颇多。如“归来堂”,“归来堂”之名出自陶渊明
的《归去来兮辞》,取去官归田兼瑰宝归聚之义,为宋代赵明诚与夫人李清照
所有,储藏赵氏夫妇收藏的金石和图书;
乾隆的“三希堂”,因其中悬挂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中秋帖》
古代的文人的书房的雅称?
有斋、屋、居、室、堂、馆、轩、园、亭、庐等雅号。
著名的书房如刘禹锡的“陋室”、蒲松龄的“聊斋”、 黄宗羲的惜字庵、闻一多的二月庐、丰子恺的缘缘堂等等。
这些称呼中,斋又是最常见的一种,斋的本义是斋戒,古代礼制中的祭祀和佛教都有斋戒仪式,而从事文化活动,其本质与“斋”所蕴含的宁心静神、修身养性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将书房冠名为“斋”,寄托的正是一种超凡脱世、物我两忘般的境界理想。
古代的文人的书房的雅称一般多称为:斋、堂、庵、屋、庐的较多。著名的书房如刘禹锡的“陋室”、蒲松龄的“聊斋”、 黄宗羲的惜字庵、闻一多的二月庐、丰子恺的缘缘堂等等。
明代,斋是最常见的一种,斋的本义是斋戒,寄托的是一种超凡脱世、物我两忘般的境界理想。
1、竹里馆 —— 唐代诗人王维的居室名。
2、梦溪园 ——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沈括的书斋名。
3、书巢 ——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名。
4、本穴世界 —— 宋末诗人郑思肖的书斋名。
5、梅花屋 —— 元代画家、诗人王冕的画室名。
昭文斋,聊斋,抱残守阙斋,苦雨斋。
古往今来,大凡文人墨客都要给自己的书房、画室起个雅名,亦谓之斋号。斋号的取名,既反映主人的个性与品性,又关联主人的寄情与爱好。主人在命名前,要对斋名内容的雅与俗、深与浅、简与繁、稳与浮作反复推敲,一经定名终身不改。寥寥几字,意义深邃,是主人明志修身的对外表白,是他人观言察行的检验标准,是斋主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的统一体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藤书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青藤书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