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为什么改成塞罕坝保护区了?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晋升为塞罕坝保护区,对保护该地区的森林及动植物***,维护京津地区及华北地区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历史上的塞罕坝地区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
塞罕坝地区共有维管束植物植物625种、是河北省高寒地带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富集中心
塞罕坝改成自然保护区,是为了阻滞浑善达克沙地向南移动威胁到京津冀地区乃至华北东北的生态安全;涵养水源,为干旱缺水的华北地区宝贵的水***。保护天然植被群落、黑鹳、金雕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
塞罕坝于2002年经河北省人民***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河北与内蒙古交界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为森林——草原交错地带,保护区面积20029.8公顷,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草原交错带生态系统、滦河与辽河水源地、天然植被群落、黑鹳、金雕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
同时,保护区是在荒漠沙地上建成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极难恢复。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为什么要建?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原因如下:
1. 风沙治理:在20世纪中叶,塞罕坝地区由于历史上的开围放垦和森林砍伐,导致千里松林几乎被毁,形成了风沙肆虐的荒山秃岭。这片区域的沙漠化严重,不仅影响了当地环境,还加剧了北京等周边地区的沙尘暴问题。
2. 生态修复:为了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决定在塞罕坝地区建立大型国有林场,通过植树造林来阻断风沙,恢复和增加森林覆盖率,从而改善区域生态状况。
3. 水源涵养与气候调节:塞罕坝地区通过植树造林,能够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同时释放大量氧气,提升空气质量,起到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
4.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塞罕坝林场成为了华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为多种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初衷旨在恢复生态、防风固沙,保卫京津地区免受风沙侵袭。其地处华北与内蒙古交界,曾因过度开发导致原始森林消失,成为沙尘源头。建园旨在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重塑绿色屏障,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同时发挥科研、教育、旅游等功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和木兰围场是一个地方吗?
塞罕坝森林公园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坝上地区,是清朝属著名的***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
木兰围场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场。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 曾作为皇帝***之所。
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